歡迎您,來到5號網!

5號網首頁|手機版

養(yǎng)生美容親子-為健康美麗播種!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養(yǎng)生 > 食療

蘆柑是橘子嗎?蘆柑和橘子有什么區(qū)別

時間:2017-02-04 15:56:19 編輯:5號網-hzq 891

蘆柑和橘子很多人都分不清,感覺吃起來都差不多,那么蘆柑到底是不是橘子呢?蘆柑和橘子有什么區(qū)別呢?下面我們來一起介紹下吧!

蘆柑和橘子有什么區(qū)別

一、蘆柑果實碩大,色澤鮮艷,皮松易剝,肉質脆嫩,汁多化渣;味道芳香甘美,食后有香甜濃蜜之感,風味獨特,飲譽中外。蘆柑果實可食部可達68%-75%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%-15%,每100毫升果汁含糖11-13克,酸0.5-1.0 克,維生素C25-35毫克,品質非凡優(yōu)良。

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增進人體健康,是人體組織不可缺少的物質;果膠可以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;此外常食柑果還可分解脂肪,排泄體內積累的有害重金屬和放射性元素。

二、桔子是人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果品,既是極好的美食佳果,又對人體健康有著很多有益之處。桔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尼克酸等,它們有降低人體中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,所以,冠心病、血脂高的人多吃桔子很有好處。

日本果樹研究所對6045人進行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愛吃桔子的人患冠心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痛風的比率比較低。他們還發(fā)現(xiàn)桔子等柑桔類的皮中所含的橙皮油素具有抑制肝臟、食道、大腸及皮膚發(fā)生癌癥的效果。

日本中醫(yī)食療研究會會長田村稻生教授認為,就桔子的營養(yǎng)價值來說,維生素C與檸檬酸含量最豐富。前者具有美容作用,而后者則具有消除疲憊的作用。假如把桔子內側的薄皮一起吃下去,除了維生素C以外,還可以攝取膳食纖維(果膠),它可以促進通便,并且可以降低膽固醇。

值得注重的是桔皮甙,它可以加強毛細血管的硬度,能降血壓、擴張心臟的冠狀動脈。因此,可以說桔子是預防冠心病與動脈硬化的食品。

蘆柑和橘子的區(qū)別還真是比較大,那很多人都喜愛吃橘子,也有人很喜愛吃蘆柑,它們的對人體的幫助都是有著不同的作用,因此在吃的時候,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,蘆柑和橘子都是健康食品,因此很值得我們選擇哦!

蘆柑是橘子嗎?蘆柑和橘子有什么區(qū)別

在營養(yǎng)價值上的區(qū)別

(1)蘆柑富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,前者具有美容作用,后者則具有消除疲勞的作用。

(2)蘆柑內側的薄皮含有膳食纖維和果膠,它們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的腸胃消化吸收,從而達到通便的效果,而且還能夠有效的降低膽固醇。

(3)橘皮苷可以加強毛細血管的韌性,降血壓,擴張心臟的冠狀動脈,故蘆柑是預防冠心病的動脈硬化的食品,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積在動脈血管中的膽固醇,有助于使動脈粥樣硬化發(fā)生逆轉。

(4)在鮮柑橘汁中,有一種抗癌活性很強的物質“諾米靈”,它能使致癌化學物質分解,抑制和阻斷癌細胞的生長,能使人體內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,阻止致癌物對細胞核的損傷,保護基因的完好。

蘆柑是橘子嗎?蘆柑和橘子有什么區(qū)別

橘子禁忌事項

禁忌一:服藥忌食橘子

橘子含有豐富的果酸和維生素C,服用維生素K、磺胺類藥物、安體舒通和補鉀藥物時,均應忌食橘子。

禁忌二:陰虛體質者要少吃

橘子性溫,多吃易上火,特別是屬于陰虛陽盛體質者,最好少吃,不然會出現(xiàn)口舌生瘡、口干舌燥、咽喉干痛、大便秘結等癥狀。

禁忌三:飯前或空腹不宜吃

橘子好處雖多,但宜常吃,不宜多吃,并且建議不要空腹吃橘子,因為橘子果肉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機酸,容易對胃黏膜產生刺激。

禁忌四:不宜與蘿卜同食

蘿卜進入人體后,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,并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——硫氰酸。若這時進食橘子,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,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,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,從而誘發(fā)或導致甲狀腺腫。

禁忌五:不宜與牛奶同食

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 C發(fā)生反應,凝固成塊,不僅影響消化吸收,還會引起腹脹、腹痛、腹瀉等癥狀。因此,吃橘子的前后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。

蘆柑是橘子嗎?蘆柑和橘子有什么區(qū)別

禁忌六:忌鮮橘皮泡茶飲

摘下后的橘子大多用保鮮劑浸泡后再上市,保鮮劑為一種化學制劑,對果肉沒有影響,但橘子皮上殘留的保鮮劑卻難以用清水洗掉,若用這樣的橘子皮泡水當茶飲,有損健康。

5H跟帖
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

猜你喜歡

二維碼

網站簡介|網絡營銷|法律聲明|友情鏈接|聯(lián)系我們|意見反饋 Copyright ? 2012 - 2015 5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-3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;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。本網站敬告網民:身體若有不適,請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所有文章來自互聯(lián)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