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您,來到5號網!

5號網首頁|手機版

養(yǎng)生美容親子-為健康美麗播種!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醫(yī)療 > 預防

頭暈目眩是什么引起的 目眩吃什么緩解

時間:2015-12-07 15:54:41 編輯:本站整理 581

眼睛好不好主要看的就是大家的肝臟她沒好,所以反過來說也可以從眼睛中看出大家的肝臟好不好,而生活中如果大家出一了頭暈目眩的情況,那么很有可能便與肝臟有關。

234985-14122QH35277.jpg

健康的眼睛炯炯有神

眼睛要發(fā)揮功能,得靠肝臟供給質佳量足的血液。也就是說,只要看眼睛就能知道肝臟的健康狀態(tài)。早上起床照鏡子時,要是眼睛張合有力,就表示健康狀態(tài)良好。若眼睛疲勞蒙眬,產生問題,觀察全身狀態(tài)就相當重要。眼睛能反映精神狀態(tài)。壓力過多、心情沮喪時,眼睛便黯淡無光、眼瞼半張,感覺十分沉重。眼睛,是很有說服力的身心表征。

目眩

目眩容易被誤認為眼睛癥狀,其實多半是耳朵(內耳)異常,通常是「美尼爾氏癥候群」所引發(fā)。原因是身體的水分代謝惡化,位于耳朵深處的叁半規(guī)管里都是淋巴液,當水分代謝惡化而淋巴液過剩(痰濕型),便引發(fā)美尼爾氏癥候群。

目眩經常伴隨耳鳴,水分代謝之所以惡化,主要導因于腎衰。服用可加強腎及脾(腸胃)的功能、讓水分循環(huán)優(yōu)化的苓桂術甘湯乃最佳選擇,有耳鳴則佐以耳鳴丸(肝腎陰虛、陽亢型)。其他造成目眩的原因中,最常見的是貧血(氣血兩虛型)。

目眩按壓耳朵的穴道

耳垂后方和耳洞同高處有穴道(竅陰)。按壓這里數次。

23237208631_96984102b9.jpg

耳垂后方有個骨頭,外側凹陷處就是完骨。按壓這里數次。

22951878939_623ba687e7.jpg

痰濕型目眩

飲食不養(yǎng)生、腸胃水分代謝惡化、多余水分(痰濕)停滯導致叁半規(guī)管淋巴液過剩引起目眩。
癥狀:四肢身體重且無力、腸胃虛弱、想吐、消化不良、水腫、頭重感、舌苔厚。
療愈腸胃,把多余水分排出體外的食物
由于脾、腎的水分代謝惡化為主因,故要攝取平~溫熱性的「脾的食材」、「痰濕的食材」以幫助腸胃功能并利尿。若有耳鳴的話,再外加「腎的食材」。
脾的食材:薏仁、薯類、豆類、南瓜、玉米、陳皮等。
痰濕的食材:薏仁、綠豆、紅豆、冬瓜、玉米、海瓜子、鯛魚、昆布、海苔、水母等平性~溫性的食材加熱后在溫溫的狀態(tài)下食用。以清淡的料理為主,要避免肥甘厚味、生冷飲食。

235094-14110FR24450 (1).jpg

痰濕型食物綠豆紅豆薏仁飯

材料(2人份)
白米 1杯
紅豆 1大匙
綠豆 1大匙
薏仁 1大匙
作法
1 綠豆、紅豆、薏仁泡水一晚。
2 把作法1放進洗好的白米中攪拌一下再煮。水多放一點。
綠豆、紅豆、薏仁具有利尿作用,也有把痰濕排出體外的功效。痰濕型的人不妨在每天的白飯上配上其中一~叁種。薏仁有利腸胃,具有去除疣或腫塊等身體內外的良性腫瘤、美白柔滑肌膚功效。綠豆屬涼性,罹患皮膚病的人不妨試試,怕冷的人就不能多吃了。

7iyaya_group3_M00_B1_38_wKgAB1DdCITI0q0sAABcW9F57Zg82.jpeg

痰濕型冬瓜雞肉丸子湯

材料(2人份):薏仁20g、冬瓜100~150g、綠豆冬粉 30g、麻油 1小匙
A:雞絞肉 100g、姜(削泥) 1小匙、長蔥(切碎) 5公分、太白粉1大匙、鹽 1撮、胡椒 少許
B:姜(切絲) 1塊姜、紹興酒 1大匙、雞骨湯味精 適量、鹽 1撮、胡椒 少許、長蔥(切小口) 5公分
1 薏仁泡水2~3小時。冬瓜去皮切成一口大小。由于冬瓜皮和瓜犀極具利尿作用,所以別丟,拿起來放進茶包里(茶包1)。薏仁放到另一個茶包里(茶包2)。鍋子里備妥600~800毫升的水后再把茶包1、2放進去,用小火煮30分鐘。把茶包1、2取出,鍋里放入冬瓜再煮一下。把茶包b的薏仁拿出來,輕輕切碎。
2 把A及茶包1的薏仁放進鋼碗里,拌勻作為雞肉丸子的料。
3 把所有的B放到茶包1的湯里煮滾,把茶包2的料用湯匙塑形后放到湯里。舀掉渣,加熱煮好丸子后再放入滾過的冬粉,最后加點麻油增添香味。
薏仁、雞肉、姜有助脾胃(腸胃)機能,冬瓜和綠豆冬粉、薏仁具有利尿作用,冬瓜皮的效果比冬瓜子好。冬瓜子能冷卻肺熱,去黃痰。瓜瓤和瓜犀皆能食用。長蔥及姜可暖身,冬粉、冬瓜、薏仁則能抑寒。

snap0479.jpg

5H跟帖
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

猜你喜歡

二維碼

網站簡介|網絡營銷|法律聲明|友情鏈接|聯系我們|意見反饋 Copyright ? 2012 - 2015 5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-3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;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。本網站敬告網民:身體若有不適,請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所有文章來自互聯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