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7-07-10 10:56:29 編輯:5號網-zhaowei 1346
夏季人體容易濕氣重,濕氣重的人容易萎靡不振,整個人的狀態(tài)非常的不好。因此,祛濕是夏季養(yǎng)生要點之一。那么,入伏吃什么去濕?入伏吃什么能排出體內濕氣?
苦味菜
夏季氣溫高濕度大,往往使人精神委靡、倦怠乏力、食欲不振。此時,吃點苦味蔬菜大有裨益。苦味蔬菜中含有豐富的具有消暑、退熱、除煩、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堿、氨基酸、苦味素、維生素及礦物質??喙稀⒖嗖?、萵筍、芹菜、蒲公英、蓮子、百合等都是佳品,可供選擇。
孝素
入伏給身體補充孝素,可以幫助我們清理體內毒素,改善伏天易出現的身體不適感。食用瑞他命酵素原液,便可以凈化血液,排出腸道毒素,增強肝臟解毒能力,使體內的毒素得到排出。另外,孝素還有調理腸胃的效果,可以改善便秘,消化不良,食欲不振等癥狀,適合日常養(yǎng)生以及伏天養(yǎng)生食用。
食醋
入伏后天氣轉熱,排汗量也隨之增加,多吃點醋,能提高胃酸濃度,幫助消化和吸收,促進食欲。醋還有很強的抑制細菌能力,對傷寒、痢疾等腸道傳染病有預防作用。夏天人易疲勞、困倦不適等,多吃點醋,很快會解除疲勞,保持充沛的精力。
食譜一:薏米紅豆粥
原料:薏米和紅豆按2:1配。
做法:把薏米和紅豆洗凈浸泡一晚。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,加水用猛火煮開,改慢火煮至薏米爛熟即可。喝的時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紅糖。
功效:要去濕,又要補心,還要健脾胃,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。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,內濕外也濕,用這兩味藥正好能起到一個養(yǎng)血、祛濕的作用。薏米,在中藥里稱“薏苡仁”,《神農本草經》將其列為上品,它可以治濕痹,利腸胃,消水腫,健脾益胃,久服輕身益氣。
食譜二:山藥紅棗粥
材料:山藥、白扁豆、紅棗、去芯蓮子、山楂條、葡萄干。
做法:將白扁豆、紅棗浸泡一會兒,白扁豆去皮,紅棗去核,山藥切丁備用。白扁豆、山藥和蓮子一起入鍋燉煮,煮至酥軟。最后放入山楂條、葡萄干再煮三分鐘即可。
功效:這款粥可益氣補血,保肝健脾,清熱祛濕,使人面色紅潤,精神氣十足。經常喝可調理人體腸胃,改善代謝功能,排除多余廢物,起到減肥效果,并對高血壓、高血脂有很好的食療作用。
1、多吃發(fā)汗利水的食物
多吃發(fā)汗利水的食物,如紅豆綠豆、薏米、冬瓜、西瓜、生姜、綠茶花茶等,從皮膚及小便處排出濕氣,促進體內代謝運轉。也可以喝生姜紅糖水、紅豆綠豆薏米湯、香菜絲瓜湯、翠衣玉米須湯、綠茶花茶等來達到食療祛濕的目的。
2、運動
防濕、祛濕的最佳運動方式是“微動四極”, 也就是輕微的活動四肢,使身體的陽氣慢慢的恢復,濕氣逐漸散去。不可大運動出大汗,這樣氣隨汗泄,氣受傷了,水濕的的代謝受到影響,水濕雖然隨著汗液散出一部分,但內濕又出來了,最終濕氣還是沒有去掉。
3、按承山穴
每天早上起床時,將兩腿伸到床外,讓承山穴(微微施力墊起腳尖,小腿后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)正好擱在床沿上,兩腿左右擺動,以按摩承山穴。按揉承山穴會有明顯酸脹痛感,這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;按揉承山穴一段時間后,會感覺身上微微發(fā)熱,這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,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逃逸。
4、溫水泡腳
三伏天一般會天天洗澡,但是卻很少有人泡腳。其實天氣越熱,濕邪越重,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。溫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部眾多經絡,從而起到健脾、除濕、通經、利水的作用。睡前用40℃溫水泡腳,還能提高睡眠質量。
5、多喝姜茶
俗話說:“冬吃蘿卜夏吃姜?!苯哂袦匮a祛濕的作用,夏季可以多吃點姜,補補陽氣。生姜性辛溫,有散寒發(fā)汗,化痰止咳,和胃,止嘔等各種功效。喝姜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祛濕保健方法,而三伏天正是最適宜喝姜茶的時節(jié)。
6、刮痧防暑
三伏天濕氣重,易出現嘔惡頭昏等病癥,可采取刮痧辦法。具體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過的紗布,上下刮背脊兩側,或肋骨兩側或額頭,出現紫暗色即可,也可涂上清涼油刮。或服用藿香正氣丸(水),多喝綠豆湯、荷葉、藿香代茶飲,出汗多要及時補充淡鹽水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5H跟帖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